这位“孺子牛”的故事,会让你忍不住把这篇长文从头看到尾

1
从学习到出书
刚开始,他感觉压力主要在职业技术上。遗体整容师要克服恐惧心理,让很多因事故遇难、肢体残缺不全的逝者遗容变得完整、安详、自然,其中涉及的美容、防腐、解剖等多门类知识都需要系统学习。
为了加快学习速度,他坚持自学,提升技术,经他手处理的遗体,各种特点、状况、处理方式统统作为专业资料被他详细记录。下班后,他不断钻研、精益求精,在他的电脑里,“人体消化系统”“人体骨骼原理”等电子资料存了满满一盘。
为了让非正常事故中死亡的逝者破损、腐烂的遗体恢复容颜,他主动求学,跟法医学习人体解剖知识,掌握人体的骨骼构造,采用骨钻打眼定位的新模式,运用特殊材料还原人体完整骨骼,改变了过去简单的缝合损伤遗体方法,使得缝合后的遗体表面更加平整自然,提升了当地遗体整容水平。
2008年,马中贵取得了殡葬行业遗体整容和防腐培训讲师及考评员的资格,同时还被评为“优秀培训师”。他编写的《遗体整容培训教材》,被国家民政部推广使用。
1
什么岗位都要有人干
既然工作分给了我
我就要把责任尽到
近30年来,马中贵每天清晨6点就来到单位。穿上白大褂,戴好手套、口罩,看起来和医生没什么区别。只不过医生是为生者就诊疗伤,而他是为逝者送行。
他说:“说实话,开始我也害怕。但什么岗位都要有人干,工作分给我,我就要把责任尽到。生与死都是生命的自然规律,这么想,慢慢就适应了。”
1
换位思考,多些理解
就会多一分释然

1
我很普通,
这么高的荣誉,我真不敢当
2017年,他选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基层党代表,参加了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。

当得知获得了“孺子牛”奖的事后,他谦逊的说,“我很普通,这些年来做了自己愿意做、能够做好的事,党和人民给我这么高的荣誉,我真是不敢当!”
2019年6月18日,民政部在北京举行“学习总书记重要指示,争做新时代民政孺子牛”主题宣讲活动,马中贵在活动中深情讲述了他的故事和对行业的感悟。
话不多说,让我们先来看看,他是如何流露真情的。
文字版
也许你也是一名殡葬从业者
经历也很多,感悟也很深
对待这份行业也有你自己的见解
请把你的故事,或者TA的故事告诉我们
E-mail:wjb@zgbzxh.org
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,略作修改。
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。